
合肥新站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(原合肥新站綜合開發試驗區),1992年與合肥新火車站同步開工建設,1995年被安徽省政府正式批準為省級開發區,1996年被國家建設部列為全國首家城市綜合開發試點區。2010年區劃調整后,原合肥火車站地區整體劃入瑤海區,現新站區轄七里塘、磨店、瑤海、三十頭、站北五個社區,面積約205平方公里,常住人口40余萬。
近年來,新站區聚焦“芯屏汽合”的產業發展方向,堅持創新驅動、突出生態優先,打造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和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教基地,建設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,創建一流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。先后榮獲新型平板顯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、新一代信息技術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、合肥市承接產業轉移集中示范園區、安徽省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等稱號。
2021年,全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1.6%,創2017年以來新高;規上服務業企業營收增長54.7%,增速居全市第一;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收增長52.2%,增速居開發區第一;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1.5%,增速居全市第一;進出口總額完成89.7億美元,同比增長42.2%,總量居全市第二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%,增速居全省第一。
在經濟社會大發展的同時,社會事業也取得了長足進步。以七里塘、陶沖湖、少荃湖、高教基地等四大片區為著力點,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、網格化、智能化。水、電、氣、熱等基礎設施系統加速升級,逐步形成“軌道交通+主干道+支線道路”的路網新格局。醫療教育、商務辦公、商貿街區等生活性服務配套布點日臻日趨完善,隨著安醫大四附院、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、合肥京東方醫院等醫療服務設施的布局,公共醫療服務水平與日俱增。